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,是新常态下我省发展势能潜能加速释放的重要主体,是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的关键发力点。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,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摆上全省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,丰富发展政策,强化发展措施,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步履坚实。但是,发展与困难相生相伴。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,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,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增速明显放缓,对全省的支撑作用逐渐减弱。如何突破发展瓶颈,厚植发展优势,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。对此,我们从统计角度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梳理研究,摆现状、挖问题、找对策,以期更好地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。
一、县域经济“十二五”硕果斐然,“十三五”开局良好
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省80个县(市)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个千亿元台阶,由2010年的4934.5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498.12亿元,年均增长11.1%。县均生产总值106.2亿元,比2010年增加44.52亿元。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县(市)达到32个,比2010年增加21个。2016年,全省80个县(市)实现生产总值8927.96亿元,同比增长7.4%,县均生产总值111.60亿元,较上年增加5.37亿元,生产总值过100亿元的县(市)达到34个,较上年增加2个。
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。2015年,全省80个县(市)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.4:56.2:29.4,与2010年相比,“两降一升”,第一产业下降0.8个百分点,第二产业下降1.4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提高2.2个百分点。2016年,全省80个县(市)三次产业结构为14.5:53.9:31.6,与上年相比,第一产业基本稳定,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.2个百分点,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.3个百分点。
三是区域发展更趋协调。坚持“强关中、稳陕北、兴陕南”思路,“兴陕南”初战告捷,2015年,陕南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876.47亿元,“十二五”期间年均增长13.4%,分别快于陕北、关中4.9个和0.5个百分点。2016年,陕南县域生产总值达到2067.40亿元,增长9.8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.2个百分点,高于关中、陕北1.1个和5.6个百分点,成为全省发展的新动力。
四是农业特色产业已具规模。2016年,全省园林水果1713.96万吨,其中苹果面积1056.86万亩,产量1100.78万吨,猕猴桃面积95.89万亩,产量131.25万吨,苹果产量、猕猴桃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/7和1/3。全省30个苹果基地县、10个梨基地县、6个猕猴桃基地县、2个柑橘主产县、5个红枣主产县分别占全省面积的82.1%、56.2%、72.6%、44.5%和67.7%。全省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1个、各级各类园区2047个,园区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0%以上。全省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680家,合作社近4万家。
五是工业主导作用突出。2015年,全省80个县(市)工业增加值4317.87亿元,较2010年增加1723.27亿元,年均增长12.5%。工业占到县域生产总值的50.8%,高出全省水平8.8个百分点。2016年,全省80个县(市)实现工业增加值4298.08亿元,较上年增长6.5%,占生产总值比重48.1%,高出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。
六是经济发展后劲增强。2015年,全省80个县(市)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810.06亿元,较2010年增加5825.37亿元,年均增长24%,高出全省水平3.3个百分点。县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.13亿元,较2010年增加72.82亿元。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县(市)达到38个,较2010年增加35个。2016年,全省80个县(市)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65.62亿元,较上年增长13.5%,高于全省增速1.2个百分点,有62个县(市)投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,有39个县(市)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。
七是消费水平不断提升。2015年,全省80个县(市)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7.77亿元,较2010年增加849.41亿元,年均增长12.8%。县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.47亿元,较2010年增加10.62亿元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0亿元的县(市)达到25个,较2010年增加21个。2016年,全省80个县(市)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1.43亿元,较上年增长12.4%,高于全省增速1.4个百分点,有12个县(市)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亿元,较上年增加4个。
八是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。2015年,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.9%,比2010年提高8.2个百分点。全省80个县(市)中13个县(市)城镇化率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,其中6个县(市)达到60%以上。2016年,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5.34%,比上年提升1.44个百分点,有14个县(市)城镇化率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。
九是非公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。2015年,全省非公经济占比53.4%,比2010年提高3.9个百分点,全省80个县(市)中44个县(市)非公占比超过50%,较2010年增加20个。26个县(市)非公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。2016年,全省县域非公经济占比53.8%,比上年提高0.4个百分点,47个县(市)非公占比超过50%,较上年增加3个。33个县(市)非公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,较上年增加7个。
十是财力保障能力提高。2015年,全省80个县(市)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11.38亿元,较2010年增加了196.65亿元,年均增长13.9%。县均地方财政收入5.14亿元,是2010年的1.9倍。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(市)达到15个,较2010年增加了4个。2016年,全省80个县(市)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1.40亿元,县均地方财政收入4.27亿元。
十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。2016年,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396元,较上年增长8.1%,有60个县(市)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,28个县(市)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,较上年增加7个。2016年,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440元,较上年增长7.6%,有54个县(市)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,16个县(市)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,较上年增加12个。
二、县域经济仍是我省发展的最大短板,存在问题不容忽视
当前,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:一是经济增速趋缓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全省县域经济增速呈逐步回落态势,从2010年的15.7%、2011年的14.9%、2012年的13.2%、2013年的10.3%、2014年的10.1%,回落到2015年、2016年的7.4%,连续两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二是县域占比逐年降低。2012年,全省县域经济占全省比重为历年之最,达到52.2%,其后逐年走低,从2013年的51.6%、2014年的48.0%、2015年的46.8%,降到2016年的46.6%。三是县均规模偏小。与安徽、内蒙相比,2016年,我省县均生产总值111.6亿元,仅为安徽的58.7%、内蒙的73.9%。安徽61个县(市)中生产总值过200亿元的达到24个,内蒙古80个旗县中生产总值过200亿元的达到16个,而我省80个县(市)中生产总值过200亿元仅有8个。四是结构性问题突出。产业层次低,2016年,全省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占比与全省相比,呈现“两高一低”,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省10.6个百分点。非公经济占比低,全省县域非公经济占比47.7%,低于全省水平6.1个百分点。城镇化水平不高,全省县域城镇化率43.6%,低于全省11.7个百分点。区域发展不平衡,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最高县为904.8亿元,是最低县的105.7倍。人均生产总值最高县为196078元,是最低县的11.9倍。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最高县为53.06亿元,是最低县的146.7倍。五是工业增长乏力。受资源性产品特别是能源产品产量下降、价格下跌的影响,主要能源经济大县工业大幅下滑,全省县域工业增速从2012年的16.8%下滑到2016年6.5%。六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。近年来,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远高于城镇居民,相对差距逐渐缩小,但绝对差距在不断拉大。2013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5254元,2014年为16434元,2015年为17731元,2016年达到19044元。2016年全省有49个县(市)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,占全省县域总数的61.3%。
三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要“借风行船抓机遇,善观大势补短板”
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,必须坚持问题导向,要以“优一产,强二产,活三产”为抓手,以“项目建设”为核心,找准突破点,找准着力点,推进县域产业大发展;要以“城乡一体、非公经济、对外开放”为牵引,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与活力;要以“提速度,扩总量”为总目标,加快发展,增强实力,推动县域经济追赶超越。全省应抓好六项工作:
第一、抓好特色现代农业。一要坚持市场导向,突出比较优势,积极推进区域特色农业板块建设。二要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,推进特色农业集约发展,提升规模效益。三要推进拳头农产品品牌建设,提高知名度,扩大市场份额。四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,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,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新突破。
第二、抓好县域工业。一要针对资源县工业偏重的现状,坚决淘汰违规产能和低效产能,加快资源深度转化,推进资源类产业向中高端化发展。二要抓好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,围绕核心企业、龙头企业和关键项目的产品延伸配套,做强做大县域工业集中区。三要针对多数农业县域支柱产业不大不强的现状,积极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,形成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基地,实现县域经济实力新突破。
第三、抓好现代服务业。一要大力发展县域旅游业,抓好重点人文景观,以及农业休闲游、体验游、生态游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游,推动旅游向健康、养老产业延伸,把旅游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新支点。二要大力发展县域电子商务产业,加快电商培育、人才培养、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电商与实体经济对接,形成电商带动物流、快递等关联产业相得益彰的新局面。三要发挥市场竞争机制,推动交通运输、商贸批发、住宿餐饮等传统产业提升层次、做大做强,实现县域服务业规模新突破。
第四、抓好新型城镇化。一要突出重点,把县城作为城市来规划建设,把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作为县域副中心来打造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二要加大县城、中心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力度,特别是县域主干道、镇区街道、农贸市场等主要道路、场所建设,努力与全面小康标准要求相协调。三要大力发展城镇产业,推进产城融合,使有条件农民进城入镇留得住、能致富。四要抓好教育、医疗两个重点,统筹资源、合理布局,形成就近上学、“小病不出镇,大病不出县”的良好格局,实现城乡一体化新突破。
第五、抓好非公经济。一要提高工业非公占比,特别是推进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。二要提高服务业非公占比,壮大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两大主体。三要大力培育个体、私营经济,积极推动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,形成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,推动个体、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,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新突破。
第六、抓好县域对外开放。一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以资源、产业优势吸引和调动沿海发达地区优质生产要素为我所用。二要加强与周边省区接壤、毗邻经济区的经济合作,推动区域优势资源有效整合、区域产业协作与共享发展。三要抢抓“丝绸之路”建设新机遇,加强我省县域与丝路沿线地区的交流,扩大产业合作,释放优质产能,实现县域对外开放新突破。
(来源:陕西省统计局)